《创造101》与《偶像练习生》对比:女团选秀的困境与机遇

直观感受:讨论度不如“男团”

当《偶像练习生》热度未减,推出的偶像组合NINE PERCENT越来越火热的时候,打造女团的《创造101》(后简称“101”)正式上线了。虽然从各大社交平台的关键词指数来看,“创造101”与开播初期的“偶像练习生”不相上下,但从直观感受来说,“101”的讨论度和争议度都冷却了不少。

“《创造101》的重心似乎更加放在了‘公平竞争’的内核上。”这样的设计的确更加忠于选手的培养,但在话题性和后期热度的潜力上就欠缺了。

核心卖点:“逆风翻盘”和偶像养成逻辑不同

《创造101》选择将“逆风翻盘”作为核心卖点——即打破困局,扭转局势的意思。这个概念恰巧也说明了目前女团市场的尴尬。

“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,相比《偶像练习生》中基本都是95后的练习生来说,《创造101》的女选手们明显资历更深厚。”制作方这样的选择策略的确契合了“翻盘”的概念,并且带来的直接好处是,为选手们赢取了大量路人缘。

导师人设:处在“陪伴”和“专业”的尴尬夹缝

《创造101》在导师选择上一是选择了综艺节目的老熟人,比如胡彦斌、Ella都是音乐节目的熟面孔。而几位导师的点评风格更加严厉,与选手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疏离,使得该节目处在“陪伴型导师”和“专业级导师”之间的尴尬境地。

根本原因:女团消费市场比男团小得多

偶像市场的消费者中女性消费者占据了多数。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,男性偶像自然能获得更多的市场,而女性偶像的竞争也就相对地更加激烈。

“如何激活男粉,将成为本节目后期面临的最大难点。”并且,节目组是否能够将“女团励志”发挥到极致来吸引女性观众“路转粉”,也是一项未知的因素。

正三观:罗志祥让女练习生唱“老公抱抱”不妥

如果说《创造101》有什么让人不舒服的镜头,可能就是罗志祥让一位叫王晴的练习生唱“老公老公抱抱”了。“不管这个插曲是罗志祥的‘真情流露’还是节目组的‘事先安排’,都是负面影响。”

THE END
<<上一篇
下一篇>>